日前,波兰政府以"国家安全"为由单方面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,切断中欧班列北线运输通道。这一决定看似针对俄白联盟的军事演习泰兴隆配资,实则暗含对华施压的政治算计。9月18日波兰在承诺保障班列通行后突然变卦,宣布无限期关闭边境,使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货物滞留白俄罗斯境内。
中欧班列一共有3条线路,分别是北线、中线和南线。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主力干线就是北线。这条路线由中国出发,经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,再进入波兰,最后辐射至德国、法国等欧洲核心地区。波兰关闭口岸后,大量满载货物的列车被困在白俄罗斯境内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。企业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运输成本蹭蹭往上涨,交货时间大大延长,整个中欧供应链陷入了混乱。
面对波兰的突然发难,中方迅速作出反应。王毅外长于9月15日飞往波兰,专门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和外长西科尔斯基进行会谈。经过磋商泰兴隆配资,波兰政府最终承诺将会 “全力以赴” 确保中欧班列的顺畅通行。可谁能想到,9月18日波兰又宣布,波兰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边境口岸将 “无限期关闭”,且不考虑恢复开放,理由依旧是 “波兰公民的安全保障尚未完全落实”。波兰此举,无疑是阳奉阴违,出尔反尔、背信弃义。
展开剩余64%有观点指出,波兰试图以中欧班列为筹码,对华施压,希望中国能劝说俄罗斯停止在东欧地区的行动。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与王毅会谈时就直言,希望中国能够 “敦促俄罗斯停止对欧洲东翼国家的混合行动”,这显然是将边境安全与中欧班列通行捆绑。但问题在于,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已经停止了军事演习,波兰却仍旧所谓的“国家安全”为借口,拒绝为中欧班列放行,将地缘政治私利凌驾于国际自由贸易之上,此举不仅严重破坏了中欧供应链稳定,更暴露出波兰政府短视的战略思维。
实际上,中欧班列的顺畅运行,对波兰自身有百利而无一害。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发以来,已累计运行11万列,运送货物价值超过4500亿美元,连接了中国26个欧洲国家、220多座城市,是名副其实的 “陆上生命线”。波兰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中转国,每年从班列的过境运输中获得了巨额的经济收益,其国内的港口、仓储、物流、加工等相关产业,也都高度依赖中欧班列。波兰这种 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 的行为,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,也引起其他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,德国商会、法国空客等企业联名要求波兰恢复中欧班列的通行,否则将发起17亿欧元的赔偿诉讼。
面对波兰的背信弃义,中方已经早有准备。距离波兰出尔反尔不到一天,中方就有了破局之法。9月19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示,中方愿与俄罗斯及其他北极国家加强合作,共同推动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利用。同一天,中国宁波港一艘货轮准备20日起航,经由北方海上的新路线,立即开通“中欧北极快航”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融化,使得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,并且有望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更短、更安全的运输路线。通过北极航道,不仅能够缩短航程,减少运输时间,还能减少对传统贸易路线的依赖,降低运输风险。
有分析指出,波兰既想充当中西方的贸易枢纽,获得巨额的“过路费”,又想借此对华进行政治讹诈。但21世纪的全球供应链早已形成"你中有我"的复杂网络,任何单边阻断行为最终都将反噬自身。更何况,中国从来都不会将贸易通道寄托于一条单一的路线,而是通过多元化合作确保国际贸易的畅通和稳定。此次中国加速推动与俄罗斯共同开发北极航道,不仅在为国际贸易寻找了新的替代路线,也在向国际社会表明,任何试图以物流通道为筹码进行政治讹诈的行为都不会得逞。
与此同时,国际社会也在寻找更多替代的运输路线。比如泰兴隆配资,北线经芬兰赫尔辛基走波罗的海通道;南线推进跨里海走廊经土耳其运输;中吉乌铁路建设也在加速。对于波兰此次背信弃义,中方展现出的大国智慧和快速应对能力,既维护了国家利益,也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。波兰若再不恢复中欧班列通行,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国际贸易运输,更可能会让自己成为欧洲的公敌。如果在这条通道上的俄罗斯因赚不到“过路费”而“闪击”波兰,那可真就是灭顶之灾了!
发布于:黑龙江省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